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追星探月的時光

自從小時候,我便對天文學特別感興趣。台灣剛光復,生活水平普遍低落,尤其出生在窮鄉僻壤,沒有收音機,更沒有電視(當時台灣還沒有設立電視台,第一個設立的是臺灣電視公司,於19621010日正式開播),比較有機會親近大自然。夏天的夜晚,經常躺在庭院的竹蓆上仰望星空,聽祖父講一些星星的故事,開始學會辨識北斗七星(大熊座)、牛郎(天鷹座)、織女(天琴座)、鵲橋(天鵝座)、牛犂(天蠍座)…等。

上了初級中學(以前不叫國中),三叔父外出到嘉義變電所工作,將他的實驗桌交給我使用,我經常醉心於科學實驗而廢寢忘食。父親每個學期會給我們兄弟每人十塊錢做零用,經年累月下來,大哥買了不少散文、小說等文學方面的書;我則買些電子材料或天文、科技方面的書。弟弟有時候聽我講些星空故事,很嚮往,曾經捐出他的零用錢要我製作火箭,帶他上太空,真可愛!高中二年級,我們村子在父親全力奔走爭取之下,好不容易才裝設了農業用電,從此晚上不用再點蠟燭看書、做實驗了。

考上大學那一年的暑假足足有四個月長(兩期成功嶺軍事訓練,每一期歷時八週),我後兩個月上成功嶺。因此前兩個月閒來無事,正好可以好好享受自己喜歡的生活。這期間正逢火星順行,由天秤座經天蠍座到人馬座,我每隔兩天登錄一次火星的位置。家裡經濟並不寬裕,沒錢購買望遠鏡和照相器材,只能徒手畫出星座圖,自製些簡陋的工具來觀測星象,將觀測所得的火星位置標示在星圖上,註明觀測的日期時間。一年後的暑假,根據這張火星軌跡圖,寫成一篇論文,闡述地-月互繞系統,對行星在天表上產生視運動的影響。

大學時代,有錢的同學利用晚上或假期,不是看電影、郊遊,就是開舞會,我經常獨自躲到工程館樓頂看星星,這期間能辨識的星座已經多達60個。大學畢業,服完兵役,開始教書生涯。第一座天文望遠鏡是弟弟轉送給我的八公分口徑的折射式望遠鏡,構造簡單,木製腳架,很容易晃動,但我已經很高興了!經常用來觀測月球的隕石坑、木星和它的四大衛星、土星和土星環、金星的盈虧現象、還有橘紅色的火星、以及獵戶座星雲……等。

1986年年初哈雷彗星再度蒞臨的時候,全球興起追星熱潮。我也不例外,特地花了六、七萬元重新添購一具20公分口徑的施密特反射式望遠鏡,白天尋找資訊繪製星圖,預測當晚出現在那個星座,最佳觀測的時間、地點為何?晚上把望遠鏡、照相機、手電筒…等相關儀器放在車上後座,順便帶了些盥洗用具和乾糧,獨自開車到達預定地點。先在車上小睡片刻,凌晨兩點醒過來,盥洗完畢,吃點兒乾糧。開始架設望遠鏡,將赤道儀的極軸對準北極星。拿出星圖,先找出指導星,確定正確方位,再用雙筒望遠鏡找到彗星。接著,操作大望遠鏡讓目標進入鏡頭正中央,啟動同步馬達鎖定目標,更換適當的目鏡,使影像的大小、亮度都適宜。最後,裝上照相機拍攝幾張照片。看看時間差不多了,趕緊收拾裝備,開車趕回家,準備到學校上課。

孩子們在課堂中聽我提起:晚上開車「追逐哈雷彗星」的事情,嚮往不已!吵著要我也帶他們一起看星去。幾位熱衷天文的高二學生,向學校訓導處申請成立「天文社」,要我擔任社團的指導老師,我盛情難卻也就義不容辭了。社團成立人數爆滿,參與的孩子不下四、五十位。每週上課一次,我從最基礎的星象常識開始講起,讓孩子們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天地有幾斤重?恆星、行星、和衛星如何區別?星團、星雲、和星系有什麼不同?彗星、流星、和隕石有什麼關聯?如何尋找北極星?如何辨識各個季節的星座?太陽系是什麼?銀河系又是什麼?古人說「天圓地方」真的嗎?中國古代對宇宙的看法是什麼?古代各民族的宇宙觀是什麼?現代的宇宙論又是什麼?宇宙如何起源、如何演變?

第一次正式指導學生做星象觀測是利用某次天文社上完課的當天晚上,大家約好晚上七點在學校升旗台前的大廣場集合。我晚飯後趕到學校一看都傻了眼,10公分口徑的牛頓反射式望遠鏡將近十餘部,8公分口徑的折射式望遠鏡更有十幾二十部,排在廣場上,場面頗為壯觀。每位學生的脖子上還都掛著一具雙筒望眼鏡,心想貴族學校的家長實在有錢,還真捨得給自己的小孩購買最好的東西。今晚主要課程是觀察月球上的「海」和隕石坑,我教孩子們如何使用望遠鏡、如何操縱經緯儀、如何更換目鏡改變倍率?並且請他們將觀察的情形描繪下來。

幾週後,應孩子們「希望能親眼看到哈雷彗星」的要求,我考慮到安全問題,於是選擇學校會議室樓頂作為觀測場所。由於學校大門晚上十點關閉,我提前在九點多開車進入校區,找個僻靜的角落先睡一覺。凌晨兩點,天文社的社長和幾位幹部,跑來輕叩車窗叫醒我,我盥洗完畢,扛著望遠鏡爬上樓頂,花了一個多鐘頭才完成前置作業,啟動同步馬達,鎖定哈雷彗星。幹部分頭到男、女生宿舍向舍監老師報告,舍監破例讓有興趣的學生凌晨出來,一下子屋頂上萬頭鑽動,擠滿六、七百位學生,舍監老師幫忙整理隊伍排成彎彎曲曲的長蛇陣,大家秩序井然地輪流觀看,由於每個人視力不一樣,每換個人看都必須旋轉微調轉鈕,重新調整焦距,才看得清楚。好多小孩能親眼看到哈雷彗星都很興奮,不過,也有不少人大失所望的說:「看起來就像一撮兔子尾巴!」我笑著說:「已經很不錯啦!能看到彗髮、彗尾,算你幸運!」

我們國內對天文的常識普遍低落。有一回,我到東勢林場觀星,一對父子走過來好奇地站在旁邊看,小孩問:「那位伯伯在看什麼?」父親回答:「天文望遠鏡,對嗎?先生!」我說對沒錯。小孩又問:「在看的那一顆星叫什麼呀!」父親說:「大概是金星吧!對嗎?先生!」我說對沒錯。這位父親在他的小孩面前顯得很得意,接著問我:「先生,您的望遠鏡是幾倍的?」我說:「目前放大80倍。」「噯呀!那麼小,不能放大幾百倍嗎?」「可以,但效果不好。」「怎麼會?不是放得愈大就看得愈清楚嗎?」「未必!要配合口徑,同時考慮亮度,通常放大倍率愈大亮度愈暗。」「您剛剛用相機拍照,為什麼不用閃光燈?天空這麼黑,怎麼拍得到?」「……」我真是無言以對!


又有一回,我應邀以「天文漫談」為題,對一群藝術家和文史工作者做專題演講,我興致勃勃的講了兩個小時,結束之前,留一段時間給大家提問。A君問:「太陽有多大?」我反問:「你以為有多大?」A君說:「看起來有碗公大,但我想至少也有澡盆那樣大吧!」接著B君問:「歷史上的懸案不知道解決了沒有?」我詫異的反問:「什麼懸案?」B君說:「究竟長安比較遠?還是太陽比較遠?」C君說:「為了聽您這一場演講,我昨晚特地翻遍古籍,東漢張衡的渾天說有云:『天之形狀似鳥卵。地居其中、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黃。圓如彈丸。故曰渾天。』根據古人的說法,顯然地球才是宇宙中心,但是剛剛聽您提到,地球只是環繞太陽的行星之一,這是怎麼回事?」D君說:「古人云:『陰陽五行者,古中國之物觀也。多為哲學、醫學及占卜用。五行乃金、木、水、火、土。』我們都知道太陰是月亮,太陽就是太陽了,五行當然指的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現在您又說行星多出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古人會弄錯嗎?」有的提問還真令人啼笑皆非!費了一番口舌解釋,大家還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想到美國人早在1969年已經登陸月球,阿姆斯壯說:「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我看部份國人並沒有跟著跨出這一大步,相反的,還仍然裹足不前,停留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時空裡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